新华网上海5月9日电 (记者 刘雪)5月9日,国内迎来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执行后的首次油价上调,自10日零时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均上调95元,折合每升分别上调为7分和8分钱。
专家表示,此次油价上调幅度较为温和,对物价影响不大。同时,当前国际油价涨势乏力,高油价风险较小,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并不明显。
新机制后迎来首次油价上调
5月9日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以来的首次油价上调如期而至,汽柴油价格每吨均上调95元。
新成品油定价机制遵循“十个工作日,该调就调”的原则,透明度明显加强,市场对调价时间窗口的把握也更加准确。另外,此次成品油调价幅度也基本符合预期。
上次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发生在4月25日,到5月9日,新一轮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开启。
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表示,5月9日是新机制执行后第3轮计价期的第10个工作日,国际油价波动幅度已超过调价红线,国内油价上调条件正式满足。
易贸研究中心分析师奚佳蕊也表示,我国成品油价格迎来年内第二次上调,但此次调幅是近几年以来幅度最小的一次,汽柴油每升价格涨幅在0.1元以内,对国内物价影响相对有限。
卓创资讯资料显示,2003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曾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90元,为历年来最小调幅。
油品需求增速放缓
新成品油定价机制运行至今已一月有余,经历了三轮调价周期,一次调价搁浅,一次大幅下调,一次上调。目前,市场各方对新机制运行的表现比较肯定。
本次国内油价上调幅度较小,折合汽柴油每升涨幅不足一毛钱。对于用油企业和消费者而言,影响相对有限。同样,由于涨幅较小,国内油品行情受到的提振作用也并不明显。
“油价上调预期兑现后,国内油品市场很难再找到新的支撑因素。”东方油气网分析师程瑞锋表示,此次油价上调幅度较小,难以改变国内油品消费疲弱的行情,批发市场成品油价格跟涨的幅度可能有限。
记者采访了解到,受国内汽车保有量不断提高影响,汽油消费相对旺盛,但柴油消费受经济结构调整、天然气替代冲击等因素影响出现了负增长的态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成品油消费量为6199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汽油增长13.8%,柴油下降1.6%。
“近年来部分车辆和企业用户原来用油,现在改用天然气。”河南中太石化公司供应部部长冯念江告诉记者,“油改气”趋势不断扩大,对油品消费形成了冲击。
“随着去年西气东输二线全面投产,天然气替代将保持较快增长。”中石化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舒朝霞表示,2012年国内油品消费同比增速仅为3.5%,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次低水平。随着新增炼油企业项目陆续投产,预计2013年国内油品市场保持宽松的供需格局。
短期暂无高油价风险
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执行后,国内油品价格走势与国际油价挂钩更加紧密,国际油价已成为国内市场操作的风向标。
观察近期国际油价表现可以发现,虽然在最近一个计价周期中(十个工作日内),国际油价涨幅较小,但自4月17日至今,纽约原油价格累计涨幅已超过了11.5%,布伦特原油价格累计涨幅也已超过6.8%。
回想2012年上半年,国际油价涨势强劲,当年四五月份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油价进入“8元时代”。今年国内是否会再遭遇高油价的冲击?
对此,专家认为,国际油价进一步冲高的动力不足,高油价再度来袭的风险不大。
国际咨询机构莫尼塔分析师马韬表示,当前各国央行不断出台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市场上流动性泛滥,对国际油价形成支撑。但在需求方面,全球经济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将限制国际油价的涨幅。预计布伦特油价短期难以突破每桶110美元。
“国际油价已是强弩之末,继续大幅反弹的动力不足。”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表示,此前支撑国际油价上涨的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在本国内部已经引起争议,市场预期下半年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可能逐渐缩减或退出。另外,欧元区经济转型艰难,欧债问题短期难以解决,也让国际油价难以大幅走高。
程瑞锋也认为,去年上半年助推国际油价的最主要因素是中东地缘政治风波,今年除非地缘政治危机再度激化,否则国际油价难现大幅上涨。考虑到国内油品供需宽松的格局,预计今年国内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大。
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发布报告,宣布下调今明两年的全球石油需求预期,同时上调明年石油产量预期。在需求放缓而产量增加的市场环境下,国际油价似乎很难上涨,预计2013年下半年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每桶104美元,2013年和2014年均价分别为每桶106美元和10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