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证券
2月17日讯,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2万亿元,超过预期;社会融资2.5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但是,受红火的理财产品和互联网金融产品影响,人民币存款却骤降9402亿元。平安银行(000001.SZ) 金融市场事业部高级研究员袁忆秋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对银行业而言,更需要重视的还是存款搬家,银行应该提高资产端的收益水平,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摆脱对资产负债的依赖。
袁忆秋:银行业更需要重视的还是存款搬家
***1月存款流失或因企业存款转化为理财产品***
袁忆秋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与贷款数据在1月份习惯性冲高不同,1月存款的流失原因相对复杂一些。与往年类似,春节临近,企业向居民发放年终奖、过节费,会导致部分企业存款向居民转移,数据上表现为企业新增存款的减少和居民新增存款的增加。
但今年1月企业存款减少了24,400亿元,而居民存款增加了18,100亿元,二者之间存在6000多亿的差额,这可能反映了两个问题:
第一,企业存款并不一定向居民转移,部分企业存款可能转化为理财产品等其他资产。去年出台的八号文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而新年伊始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可发行的理财产品相应增加,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渠道。
第二,居民获得的收入没有全部存入银行,除去春节取现、增加M0现金存量外,还可能投向了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其他理财工具。去年余额宝的火爆促使了居民理财意识的苏醒,越来越多的居民把零散的短期资金投向货币基金等各种理财工具,而跨年期间金融机构资金紧张推高了资金收益率,更是增加了货币基金等的吸引力。
“此外,1月份IPO的重启,吸引了大量资金打新股,可能也是造成1月存款流失的原因。”袁忆秋称。
***银行应提高贷款利率、增加中间业务***
袁忆秋指出,从1月的数据来看,“天量”信贷数据并不意味着全年信贷将大幅提升,主要还是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袁忆秋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对银行业而言,更需要重视的还是存款搬家,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的过程中,存款向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存款替代类产品的转移可能进一步提速,来自负债端的成本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对整个行业的利差构成不利影响。
“银行主要的应对思路,一是提高资产端的收益水平,即提高贷款利率,二是增加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摆脱对资产负债的依赖。”袁忆秋说。
***1月贷款增加系中长期贷款反弹***
袁忆秋认为,1月贷款增加1.32万亿元,主要是中长期贷款的反弹。1月中长期贷款从去年12月的1,449亿元大幅增加到8,163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从1,147亿回升到3,121亿,企业中长期贷款从302亿回升到5042亿。
袁忆秋对大智慧通讯社称,中长期贷款带动新增人民币贷款在1月大幅反弹的现象并不特殊,银行到年末时一般信贷额度紧张,会对中长期贷款规模进行压缩,而到下年年初,银行信贷额度充裕,积压的贷款会在1月份集中释放,加上冲业绩“开门红”的放贷冲动,导致1月的单月贷款数据较高。
“2013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从上年12月的4,546亿元冲到10,721亿元,与今年1月贷款从去年12月的4825亿元冲到13,200亿元一样,都是这种季节性因素的反映。”袁忆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