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讯证研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日前推出《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路举措》,明确12条举措和45项任务,持续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其中包括扩大民参军范围,实现“两证合一”,设立联合基金等,核心指向进一步降低军工准入门槛。
另据记者此前获悉,今年军民融合两大纲领性文件——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指导意见和军民融合“十三五”规划有望出台,军民融合或将成为2017年军工投资主线。
降低准入门槛
根据报道,军委装备发展部拟制的《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路举措》,围绕创新制度机制、降低准入门槛、完善信息交互、培育竞争环境、强化监督管理五个方面,提出工作内容、任务分工、时间节点明晰的12条举措和45项任务,并将其作为2017年年底前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抓手。
12条举措包括:开展军民融合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方案论证,设立联合基金,在军事航天领域探索开展采购商业服务试点;降低准入门槛,实现“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两证融合管理,实现“两证合一”;扩大民企参与范围,调整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继续缩减许可范围,减少许可项目数量。
制定《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管理办法》,优化采购信息网,完成第二批涉密查询点建设并运行;制定《装备采购竞争失利补偿管理办法》,开展竞争采购失利补偿试点,发布并适时调整更新《竞争性采购负面清单》;开展承制单位合同履约信誉等级评定试点,淘汰在质量、保密、信誉以及经营状况等方面存在重大问题的企业,进一步规范完善预警和退出机制。
今年军委装备发展部还将继续举办第三届民营企业高技术成果展暨军民融合高层论坛,强力推进航天领域、网络信息体系、军援军贸等方面的军民统筹,实践探索军队采购市场服务、装备技术协同创新、装备订购开放竞争新路,推动形成社会优质资源向装备建设汇聚的好局面。
各大集团设定目标
今年1月,军民融合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设立。随着军民融合领导机构落地,各大军工集团对2017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近日召开2017年军民融合产业工作会,提出2017年集团军民融合产业营业收入要达到1470亿元。2017年,航天科工集团将初步构建协同共享的军民融合产业研发体系架构,逐步提升研发能力;争取确立国家信息安全产业领军企业地位,确立国家“互联网+”重大工程核心单位地位,确立中国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地位。
中航工业集团2月8日提出,2017年将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出台集团《关于加快军民融合发展的决定》,启动一批军品市场化配套试点。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军转民、民参军的内部协同发展机制建设。以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完善智慧、安全事业的产业发展体系;做强做大中电海康、电科装备、仪器仪表公司等,发挥上市公司市场化融资功能和产业聚集效应,谋划布局一批新的产业承载平台。
中船重工集团副总经理邵开文此前也表示,2017年,公司将以继续深化造修船资源的军民融合式重组整合削减造船产能;资本经营方面,将坚持混合所有、军民融合一体运作,深入推进资产证券化。
三大领域将获突破
业内人士指出,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是军工行业未来发展的确定性方向。军民融合不仅仅是在军工研制体系引入民营企业,更是完成科研院所改制,加快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甚至推动整个军工研制体系整体改革的重大工程。
中国证券报记者此前获悉,今年有关部门将出台一揽子政策,加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顶层设计方面,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指导意见和军民融合“十三五”规划有望发布。有关部门正在论证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基金,加快培育若干民参军骨干企业。
华泰证券指出,通过军民融合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大幅提高武器研制水平和补充军工生产产能。科研院所改制和资产证券化将大幅改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和股权激励将大幅改善军工企业尤其是整机类企业的盈利能力。预计2017-2018年将是军工改革快速兑现的两年。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军民融合三大领域有望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军转民方面,北斗卫星的商业化运作市场规模巨大,预计到2020年北斗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二是民参军,民用大飞机的研制将加速。除商业化用途外,民用大飞机为军工特种机的研制奠定基础。三是军民协同,中国造船业规模巨大,军民协同的推进可以改善民用造船业当前面临的不利环境。